14位重磅嘉賓,共商大模型場景應用落地之路
“人工智能+”是催生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大模型作為其中的核心驅動力,正以觸手可及的方式深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從智能客服、自動駕駛、醫療健康、金融科技、教育教學、日常辦公等多個領域的實際應用來看,大模型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和價值,同時不斷孕育著新業態、新場景、新服務,承載著廣泛的應用想象。
AI大模型潮起的背面,行業挑戰迸發,實際應用存在阻礙,我們需要不斷加強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推動數據積累和開放,建設示范應用場景,為大模型的應用推廣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和環境,推動大模型真正應用到企業“研產供銷服”各個環節里面去,實現降本增效,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增長極。
2024年9月24日至26日,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中國計算機學會高性能計算專業委員會、華中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承辦,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北京并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第20屆CCF全國高性能計算學術年會(CCF HPC China 2024)在武漢市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盛大舉行。
作為超高“質”量專題論壇的其中之一,【向AI而行 | 人工智能+,加速大模型場景應用落地】論壇于9月26 日成功舉辦。本次論壇聚焦于大模型的實際應用和場景落地,來自行業的尖端領軍人才講者不吝分享他們的洞見與經驗,通過技術分析、案例討論和圓桌互動,共同探索如何加速大模型技術在科學研究和產業領域的應用。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CCF高專委常委、北京超算總經理吳迪,以及北京超算大模型應用總監陳慧斌擔任本次論壇主持人。
宏偉藍圖 華麗開幕
2024年是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里程碑式的一年
圖注:中國計算機學會(CCF)高性能計算專委副主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張云泉
中國計算機學會(CCF)高性能計算專委副主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張云泉作為論壇主席發表致辭。他指出,2024年是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里程碑式一年,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宏偉藍圖被鄭重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行動。人工智能的發展離不開開放合作與協同創新,誠摯邀請各位嘉賓、專家、學者及業界同仁充分利用本次論壇交流平臺,共同探索“人工智能+”的無限可能,攜手開創人工智能發展的新篇章。
圖注:陸忠華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副總工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副總工、CCF高性能計算專委執委陸忠華在開幕式上作論壇共同主席致辭。她強調了人工智能在推動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呼吁行業上下游攜手并進、共同努力,充分利用這次難得的交流機會,促進“人工智能+”技術在各行業的進一步應用和落地。同時她還強調:大模型的落地應用并非易事。數據隱私的保護、算法透明度的提升、計算資源的優化等,都是我們必須面對和解決的挑戰。這些挑戰需要我們匯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探索和創新。
前沿技術 高瞻遠矚
共赴AGI |AI大模型前沿技術分享
在AI大模型前沿技術分享環節,多位行業專家從不同角度探討了大模型技術的發展趨勢和應用前景。
圖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平臺部 副主任李蓀
大模型時代,數據成為新一輪人工智能競爭的壁壘與制高點。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平臺部副主任李蓀在報告《大模型落地數據工程研究》中詳細闡述了數據在大模型訓練中的重要性。她認為:“數據之于大模型就像石油之于汽車,汽車是無法直接使用原油的,原油經過一系列復雜的過程煉化成汽油后,才能給汽車使用?!?同樣的,海量原始數據需要經過“煉化”構建成數據集,這樣才能真正有效地提供給大模型訓練。規范數據集全流程,形成優質高質量的數據產品和完備的AI數據集管理體系,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模型的開發與應用。
圖注:北京中科睿途科技有限公司 CEO胡敏
北京中科睿途科技有限公司CEO胡敏在會上作主題為《大模型時代智能計算的思考與研究》的報告,介紹了中科睿途通過不斷鉆研打磨,推出的RatuOS超級智能體開發平臺。RatuOS通過“數據+AI”雙輪驅動,以GraphRAT(GraphRAG + CoT)為技術核心實現大模型、小模型以及數據分析工具、企業級工具鏈等多工具的調用、多模態知識理解、數據分析、多Agent協作,能夠快速幫助行業用戶構建專屬的超級智能體應用。
圖注:北京銜遠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負責人吳楠
北京銜遠科技有限公司產品負責人吳楠在《人工智能在科學發現的應用與展望》報告中深入探討了人工智能,尤其是大語言模型在科學發現中的重要作用。報告指明,人工智能正在推動科學范式從傳統的實驗科學、理論科學向計算科學和如今的數據密集型科學轉變,大語言模型已成為促進科學發現的重要驅動力。人工智能正推動科學范式革新,大語言模型成為促進科學發現的關鍵。銜遠科技致力于打造“通專融合”的大模型,通過提升模型專業能力,構建面向知識發現和升階的人工智能系統,推動科學發現。報告以生命科學領域為例,展示了人工智能如何推動高通量“組學時代”的生命科學研究,并介紹了銜遠科技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成功案例。
圖注:北京智譜華章科技有限公司 解決方案總監韓廣東
北京智譜華章科技有限公司解決方案總監韓廣東在《ChatGLM:大模型前沿技術分享》中分享道:近年來,我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眾多國產大模型的發布,標志著我國在大模型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大模型的落地應用,對于推動我國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具有重要意義。他在報告中圍繞國產大模型ChatGLM的落地探索,分享了智譜AI在技術、應用、生態建設等方面的實踐與思考,并對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
圖注:北京北龍超級云計算有限責任公司 CTO甄亞楠
隨著人工智能應用的深入,對智能算力的需求日益增長。針對多樣化的應用場景,打造高質量、高性價比的算力服務,是提升算力在賦能產業發展效率的關鍵。面對這一挑戰,北京超級云計算中心(簡稱:北京超算)構建了“AI全場景,一站式算力服務”體系。北京超算CTO甄亞楠發表演講《構建AI算力服務新生態,加速大模型場景應用落地》,他介紹,北京超算基于豐富的算力資源池和13年的高性能計算服務經驗,通過智能化資源調度和性能優化技術,滿足大規模并行計算及實時推理的算力需求。
強強聯手 向AI而行
中科睿途與北京超算達成戰略合作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的高速發展,高性能計算無疑成為尤為關鍵的驅動力,高性能計算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基礎設施支持,成為推動AI技術進步的重要基石,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北京中科睿途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數據+AI”雙輪驅動的多模態智能計算平臺(RatuOS),通過RatuOS賦能行業客戶一站式打造專屬的超級智能體應用。北京超級云計算中心作為專業的算力服務和運營提供商,具備算力建設能力、平臺服務能力以及算力運營能力。
在這一背景下,北京中科睿途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超級云計算中心在論壇上正式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的這次強強聯手,將共同推動面向人工智能+的算力經濟賦能,為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提供更為堅實的基礎設施支持,促進算力在各行業的廣泛應用和落地。
實踐為先 應用為王
落地之路 | 大模型場景應用實踐分享
圖注:用友集團副總裁、中國青年科技創新獎獲得者賈大明
用友36年產教融合推進全國教育改革創新,為全國近千所高校及科研院所提供數智化服務,助力高校從信息化到數智化。會上用友集團副總裁、中國青年科技創新獎獲得者賈大明作題為《擁抱AI 因時而變 智創教學——基于用友YonGPT的教育場景實踐分享》的主題報告。他介紹了用友YonGPT2.0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實踐,探討了AI賦能教育變革的趨勢和機遇。通過教育數字人等實際案例的分享,他展示了YonGPT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品牌效應和強勁實力。
圖注:奧比中光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戰BD總監彭勛祿
機器人視覺技術賦予機器人“看見”并“理解”環境的能力,是其自主性和智能化的重要基礎之一。奧比中光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機器人視覺技術開發及應用的先行企業,憑借強大的科技研發和產品生產能力,助力多種機器人在不同領域場景下釋放智能價值。奧比中光高級戰BD總監彭勛祿分享了題為《3D視覺點亮AGI多模態之路,機器人行業的前沿探索與實踐》的演講,聚焦于3D視覺在AGI多模態中的關鍵作用,闡述了3D視覺如何為機器人提供更強大的感知能力,從而實現更智能的交互,通過機器人行業的實踐案例展示3D視覺技術所帶來的變革性影響。
圖注:中關村智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助理、首席產業研究員錢雨
中關村智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助理、首席產業研究員錢雨在《大模型應用:不可或缺,但遠未足夠》的報告中指出:大模型技術發展迅速,但應用仍面臨挑戰。大模型擅長文本處理,但多模態能力仍顯不足,在實體經濟生產場景應用方面存在局限。ToC產品主要集中于搜索,圖片音視頻生成和各種助手應用,用戶體驗和普及性仍存在不足,待提升空間較大;ToB產品則展現出巨大潛力,在部分場景中能夠深入行業解決痛點,并擁有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報告提出,需要提升大模型的“好用”程度,在產品設計層面充分考慮AI與人類的協作分工,并通過數據共享、技術定制等方式,推動大模型在更多領域落地應用。
圖注: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計算機科學系 人工智能研究所 教授程大釗
從2018年的BERT到2024年的Meta LLaMA 3等模型,大語言模型在發展歷程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計算機科學系 人工智能研究所教授程大釗的報告《AI與高等教育:大模型的實踐與應用》詳細探討了人工智能大型語言模型(LLM)的發展歷程、在教育領域的多樣化應用場景、具體實際案例以及面臨的挑戰和未來展望。程大釗教授還介紹了LLM如GPT助力論文寫作、AI助教、智慧教學中心等在教育中的實際應用案例,展示了AI技術在教育領域帶來的革新。就數據隱私與挑戰方面,報告討論了LLM現存的挑戰,并對AI與教育的未來融合進行了展望。
匯聚力量 創新突破
人工智能+產學研用生態聯合體發布
在人工智能技術飛速發展之際,人工智能成為推動行業變革的關鍵力量,展現出巨大潛力與價值。為加速大模型場景應用落地,北京超算在此次論壇上進行了“人工智能+產學研用生態聯合體”的發布,擬將以此次發布為起點和機遇,匯聚高校、科研機構、企業及用戶等多方力量,一同構建開放、合作、創新、共贏的新生態平臺,助力產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促進數字經濟發展。據悉,后續北京超算將以聯合體的發布為開端,擬定行動計劃,并組織相關交流活動。
觀點交匯 思想碰撞
AI+UNCONFENCE圓桌論壇
圖注:CCF高性能計算專委副主任、清華大學計算機系長聘教授、博導 翟季冬
在壓軸環節,多位參與論壇報告的行業專家領袖位列圓桌,就行業議題發表各自觀點與看法,期間思想火花碰撞,精彩紛呈。圓桌論壇由CCF高性能計算專委副主任、清華大學計算機系長聘教授、博導翟季冬主持。
論壇展示了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的最新成果和應用前景,每一位演講者都將專業見解留在了這次知識的盛宴,每一段的思想碰撞都在繪制AI未來的藍圖。相信在這個匯集前沿思想的平臺,每一位參會者都從精彩的對話與交流中獲得了新的啟發與思考,也將激發更多創新靈感,促進跨領域的協作。
AI與大模型如同強大的引擎,驅動著各行各業向智能化、高效化邁進,為經濟社會的繁榮進步鋪設了堅實的基石。我們堅信,加速大模型技術的場景應用落地,將帶領我們進入一個更加智能、更加繁榮、更加美好的未來。